社區酒館將成為酒飲業未來5~10年的超級紅利。
社區酒館,顧名思義就是扎根于社區里的酒館。一般來說,其輻射半徑最遠不超過3公里,步行時間在20分鐘左右,消費者以居住在本社區的居民為主,可以說是距離消費者最近的經濟模式。
據贏商網統計,2020年全國城鎮住宅物業面積達300億㎡,國內社區服務市場規模將達13.5萬億元,這意味著中國社區服務消費將邁入萬億級市場,到2030年,預計將形成2萬個以上新社區。
這也意味著,作為配套的社區酒館迎來黃金發展期,其中蘊含的潛力和商機無比巨大。

圖源:unsplash
實際上,社區酒館的生態模式早已有之,但為什么這個時間迎來了“大爆發”?
一方面,受疫情以及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,消費者荷包收緊,社交圈、生活半徑在縮小,宅家時間增多,而社區酒館業態多以餐+酒為主,屬于剛需性消費,又因為距離消費者更近,粘性更高,更便捷,獲得了更多銷售的機會。
另一方面,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,人們的消費需求在升級,享受型消費涌現,諸如日常微醺、假日獨酌的悅己式消費加速倍增。從拼酒到品酒,從追求喝得多到追求喝得好、喝得舒服,人們更喜歡在自己的樓下放松地和熟人喝一杯,社區型飲酒備受關注。

貓員外酒館
深圳的貓員外品牌就是以社區店為主力,酒水價格親民,330ml精釀價格在16~30元區間,輔以少部分洋酒、雞尾酒,配上各類中式小吃,人均消費僅50~70元之間,切入高頻次、強復購的日常飲酒場景,滿足了消費者高頻微醺的社交需求,目前門店已有80多家。
TAPS希望“做家樓下的小酒館”,小酒館開在社區里,只有30平米左右,投資成本在20-30萬,但是月流水能到10萬元左右。新店開啟“日茶夜酒”模式,單店模型收入上,日茶可以占30%,夜酒是70%。堂食結合外帶,全時段經營,最大程度上增加店鋪收入。

圖源:TAPS
除此之外,青島啤酒開出TSINGTAO 1903啤酒吧,燕京社區酒號全面招募加盟商,雪花啤酒推出Joy Brew新模式等入局社區,優布勞、泰山原漿、鮮啤30公里等也以酒館、打酒棧、便利店等方式搶占社區藍海,均表現出不俗的成績。

盡管這些社區酒館品牌的模式各異,但也有一些共同特質,比如在全時段、全渠道、供應鏈等方面有一些相通之處,而掘金社區酒館的底層邏輯也逐漸浮出水面。
1、本質是經營復購率
在商圈酒館,流動人群是最大的流量,所以會強調區位對流量的影響。社區酒館則不同,面對的是相對固定的消費人群,想要活得長久,復購率是重要指標。
從復購的角度出發,選品上需要滿足兩點:一是酒類產品足夠剛需,以基礎品類為主;二是產品要好喝不貴,做好性價比。
在成都策兩杯社區酒館,只需要花費一兩百多元,就可以消費一打啤酒或者一瓶野格套餐,以及鹵雞爪、毛豆、花生等菜品,品類十分豐富,在美團上,人均消費只有60元。

圖源:策兩杯
2、供應鏈是最強后盾
消費者追求性價比,并不意味著降低對消費品質的要求。
尤其是對于基礎類產品,可以對標的品牌很多,好不好喝,穩不穩定,消費者一口就可以嘗出來,因此社區酒館必須要保證產品的一致性和穩定性,用卓越的產品品質增強品牌粘性,讓消費者感受到差異化。
而對于連鎖化社區酒館來說,要做到好吃不貴,比的是誰的成本更低,效率更高,歸根到底是供應鏈的較量,這也決定了品牌能否持續擴張。

圖源:unsplash
當然,自建供應鏈雖然很好,但很多人都不具備這個條件,因此應該尋找實力出眾的超級供應鏈平臺,借助平臺的優勢彌補自身不足,從而拿到高品質、相對較低成本的產品。
3、社群營銷要抓好
酒水行業不斷迭代,催生了營銷方式的變遷,而社群營銷是社區酒館保持復購、增強品牌粘性的重要手段,懂得鏈接人情的社區商業酒館永遠不會被市場淘汰。
跳海酒館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得益于社群做得好。從業余的喝酒俱樂部開始,到現在的十幾個微信群,跳海酒館用這種最直接的方式找到用戶,觸達用戶。
他們讓粉絲中的意見領袖參與社群管理和運營,每一個微信群的粉絲都是活動內容的生產者和參與者,會定期舉辦社群活動,比如跳?;顒?、戶外“野酒”、電影放映等,不斷去擴散和積累自己的受眾群體,實現流量的變現。

4、人情經營很關鍵
社區酒館代表的是什么?它更像是一種輕松的生活方式,像是鄰里相處的一個小據點,和從前村口人群扎堆的大柳樹一個道理。
社區酒館的客人基本上都互相認識,做的是熟客生意,老客帶新客,口碑都是口口相傳,人情經營很關鍵。因此,對社區酒館來說,重點是有匠心,有溫度,有現場感,要做人情味的服務、人情味的品牌,用人情來鏈接消費者。
在人手到位的情況下,社區酒館甚至可以提供送酒到家的服務,讓服務更便捷,更貼心。

圖源:unsplash
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,中國酒館數量將于2025年達到5.65萬家,酒館行業營業收入也將達到1839億元。這么大的一塊蛋糕,社區酒館能分到多少呢?
社區酒館風潮正在興起,這一領域,必將成為酒類品牌發展的必爭之地。社區酒館有其獨特性存在,不過只要品牌夠親民,找好供應鏈,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,長期經營顧客價值,就有可能把握住這一波時代紅利。